
7月16日至18日,全省教育系统举办思政课教师“三高四新”省情集体备课会。省委书记沈晓明,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分别授课。省领导张迎春、秦国文、刘红兵出席。
此次备课会主课堂设在湖南大学,省内其他高校设分课堂。全省各高校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部)院长(主任),在长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代表在主课堂参加集体备课。我校党委书记刘望参加主课堂的备课会。校长蒋昌波、副校长于惠钧,教务处、宣传统战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创新创业学院等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等,在崇德楼一楼报告厅分课场听课。
16日下午,沈晓明在主课堂授课。沈晓明从全球视野、全国定位、湖南实践三个维度介绍了基本省情。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作出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为湖南擘画了“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省委、省政府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推出了滚动实施“三个高地”标志性工程、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民生保障提升、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一批重大战略。
沈晓明指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教育地位重要,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要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输送思想和精神营养;要深入浅出,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让思政课既有“抬头率”又有“点头率”;要因材施教,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听得懂、记得住;要因地制宜,善用湖南红色资源,把思政课搬出校园,搬到红色胜地、革命遗址、博物馆等社会大课堂;要同心协力,鼓励更多专业课老师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要言传身教,既带头研习马列、信仰马列,又规范自身言行当好示范。要推动建立“大思政”工作格局,不断形成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的良好氛围。
17日上午,毛伟明在主课堂授课。毛伟明在授课时说,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紧扣“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讲好思政课,做到“三个必须”,即必须要有爱党爱国的坚定立场,必须要有感人育人的精神力量,必须要有可见可信的鲜活素材;做到“三个结合”,即结合战略定位、描绘湖南发展前景之“广”,结合发展成就、展示湖南发展面貌之“新”,结合文化传承、解码湖南发展动力之“源”;做到“五个讲出来”,即讲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使命担当、高质量发展的自信自豪、改革开放的时代强音、中华文化的精神归属和三湘四水的民生新貌。大家要当好信仰坚定的“大先生”、时代精神的“宣讲员”、以德立身的“示范者”和点亮未来的“筑梦人”,引导广大学生投身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的伟大实践。
16日上午,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钟君在主课堂授课。

17日下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分成两个研讨小组,分别在崇德楼201会议室和501会议室进行集中研讨。大家在研讨中一致认为,本次集体备课会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拓宽了教学思路,还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大家进一步加深了对省情的深刻认识,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识也更为深刻,为今后在课堂中更好讲授思政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大家表示,这次集体备课会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将在今后工作中,积极落实本次集体备课会精神,在授课中讲好“天边事”,也讲好“身边事”,努力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感召力和亲和力,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18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以教研室为单位,继续进行集中研讨。大家依据有关最新文件精神、会议精神和本次集体备课会精神,结合各自所教课程的经验和体会,研讨如何进一步把省情融入课堂、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并就如何打磨课件、如何结合学情分析、如何深化实践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持续深入交流和研讨。
(一审:吴永辉 二审:徐杰 三审:邓志强)